2014 |
龍船與水燈——從方志與古典詩看臺灣民俗節日中的水信仰及其人文思考
, 交流與跨界:海洋、環境、與臺灣的文化景觀—2013加州大學台灣研究國際研討會, 其他(Others) |
2013 |
唸歌藝術與保生大帝故事,祀典興濟宮暨保生大帝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, 祀典興濟宮暨保生大帝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, 台南:成功大學人社中心主辦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13 |
Taiwan‘Seventh Eve’ Customs, Poetic Texts, and Innovations of Tradition, Conference for ‘ Cultural Heritage:Modernity in Dialogue with Tradition’, 倫敦:LSE Taiwan Research Programme、臺灣大學台文所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13 |
從《蕉風》探索馬華文學與台灣文學的關聯——以1960-2000
年為範圍, 2013華人研究國際論壇, 吉隆坡:馬來亞大學華人研究中心主辦、臺灣大學台文所合辦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13 |
唸歌藝人的學藝歷程與即興表演藝術――以王玉川、陳
美珠及陳寶貴為例, 台南:成功大學閩南文化中心主辦。, 會議論文, 受邀演講(Others) |
2013 |
周夢蝶詩中的世態人情, 觀照與低迴:周夢蝶手稿、創作、宗教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, 臺北:臺大台文所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13 |
歌仔冊與歌仔戲中的孟麗君故事研究──兼論「女扮男裝」在性別文化與戲曲美學之意涵, 2011成功大學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, 其他(Others) |
2013 |
論郭立誠的民俗研究及其對女性民俗的關注, 第12屆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年會暨東亞端午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, 其他(Others) |
2012 |
論馬華詩人的漂泊意識與個人安頓
, 「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——方法論與實例研究」國際學術研討會, 臺北: 臺大台文所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12 |
家族史與地景詩——馬華詩人陳大為與辛金順的南洋書寫, 第四屆馬華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, 吉隆坡:馬來亞大學中文系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12 |
歌仔冊對通俗小說的接受與轉化
, 2012歌仔冊研討會, 臺南:成功大學閩南文化研究中心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12 |
唸歌:台灣民間說唱藝術與歌仔冊的流傳與演變, 2012臺日近現代文學研究生研討會專題演講, 日本:東京大學中文系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12 |
臺灣現代女詩人的自我銘刻與時空書寫, 東方女性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, 首爾:韓國梨花女子大學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12 |
民俗作為一種記憶──戰後遷臺文人的民俗書寫與懷鄉文化, 第三屆東亞人文學論壇:離散、遷徙與東亞的區域化, 北京:北京清華大學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11 |
戰後遷臺學人對台灣民俗之研究及其相關著作評介──以婁子匡、朱介凡為例, 2011海峽兩岸民俗暨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, 桃園:南亞技術學院、口傳學會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11 |
留學臺灣.尋找「中國」──論馬華詩人傅承得與陳大為詩中的「中國」圖像, 「災難‧國族‧影像:東亞跨國現代性」國際研討會, 臺北:政治大學100年度頂尖計畫「國族‧影像‧空間:東亞跨國現代性」研究團隊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11 |
歌仔戲與歌仔冊中的孟麗君故事──兼論「女扮男裝」在性別文化與戲曲美學上的意涵, 2011成功大學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, 台南:成功大學中文系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11 |
論朱介凡及其諺語研究, 第九屆民間文化青年論壇, 呼和浩特:內蒙古師範大學、中國民俗學會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10 |
「全球化时代的華文寫作與海西文化傳播」國際研討會, 阿盛散文中的民俗敘寫, 福州:福建社科聯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10 |
《現代文學》中的現代詩創作與譯介, 武漢:中南財法大學中文系、中國世界華文文學研究會, 會議論文(SSCI) |
2010 |
臺灣一九五○年代民俗研究刊物的內容取向與意涵, 2010海峽兩岸民俗暨民間文學研討會, 花蓮:東華大學中文系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10 |
敻虹詩作對佛理的體悟與詮釋, 臺灣-蒙古學術會議:元代以來的文化、哲學與宗教, 烏蘭巴托:蒙古大學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10 |
日治時期臺灣歌仔冊中對「自由戀愛」觀念的迎拒與調和, 「日治時期臺灣研究:文化移譯與殖民地現代性」國際學術研討會, 聖塔芭芭拉: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臺灣研究中心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10 |
臺灣對民俗文化的保存與發揚, 民俗文化的保存與繼承研討會, 秋田:日本秋田國際教養大學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10 |
火車、自動車與博覽會──日治時期臺灣閩南語歌仔冊中三種現代化事物的想像與意涵, 2009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9 |
歌仔冊中的色、戒與消費文化──以《文明勸改歌》《新編包食穿歌》《最新修身歌》《僥倖錢開食了》與《最新探親結緣》為例, 2009海峽兩岸民俗暨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, 台北:中國口傳文學學會主辦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9 |
藝術.人文.新校園──臺大藝文中心之理念、成果與願景, 「公共藝術與生活美學」學術研討會, 臺南:成功大學藝術中心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9 |
火車、自動車與博覽會──日治時期臺灣閩南語歌仔冊中三種現代化事物的想像與意涵
, 2009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, 台南:成功大學中文系主辦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9 |
Vietnam, Taiwan, and France—Yin Ling’s Life Journey, Literature Creations, and Search for Subjects, Conference for , 倫敦:劍橋大學東亞系、臺大台文所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9 |
越南‧臺灣‧法國─尹玲的人生行旅、文學創作與主體追尋, 交界與游移──近現代東亞的知識生產與文化傳譯國際學術研討會, 台北:臺大台文所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8 |
楊雲萍的民俗文化觀與民俗研究之特色, 2008民俗暨民間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, 花蓮:東華大學(美崙校區)民間文學所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8 |
論黃得時先生對民間文學與古蹟文化之研究與貢獻
, 第二屆俗文學與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, 臺北:大同大學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8 |
近十年臺灣大學的現代詩教學與相關活動, 「第二屆西蒙斯漢語詩學國際研討會」, 美國:波士頓西蒙斯學院The Zora Neale Hurston Literary Center, Simmons College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8 |
林泠詩中的異國想像與女性意識, 2008兩岸女性詩學研討會, 台北: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教系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8 |
博覽會與文化祭──兩個都會民俗活動的分析
, 第六屆民間文化青年論壇國際研討會, 廣西:北京師大、廣西師大文學院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8 |
白蛇傳故事的多重書寫, 第三屆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研討會, 花蓮:東華大學中文系主辦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8 |
Modernity & Transformation of Marriage Customs in Taiwan, London Taiwan Seminar講座, 英國:倫敦大學政經學院亞洲研究中心臺灣文化研究計畫中心, 會議論文(Others, SSCI) |
2007 |
莫渝詩中的現代世界, 笠與七、八○年代台灣詩壇關係研討會, 台中:東海大學中文系主辦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7 |
話本與歌仔冊之白蛇故事比較, 2007年明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, 福建:福建師大文學院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7 |
從節俗與婚俗看民俗審美的心理趨向
, 首屆牛郎織女傳說學術研討會, 山東:山東大學民俗學研究所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7 |
打老婆與打老公─從「打某歌」與「打尪歌」等看通俗文學中的性別政治, 第五屆民間文化青年論壇會議, 北京: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6 |
孟姜女故事形塑的女性文化及其在歌仔冊的呈現, 2006俗文學學術研討會, 台北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6 |
文人視野下的關公信仰──以清張鎮《關帝志》為例, 2006年華人民間信仰國際學術會議, 臺北:真理大學宗教學系, 會議論文(Others, TSSCI) |
2006 |
杜潘芳格詩中的小宇宙, 女性文學研討會, 臺中: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6 |
歌仔冊《周成過台灣》的敘事藝術──竹林書局刊本與楊秀卿說唱的比較與分析
, 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理論學術研討會, 福建:福建文聯會主辦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6 |
孟姜女歌仔冊的敘事特點與孟姜女形象──以臺灣大學楊雲萍文庫所藏資料為範疇,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學術會議暨第四屆民間文化青年論壇, 武漢:華中師大文學院、華中師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5 |
台灣民間故事中的「巧女」故事――兼論台灣民間故事中的媳婦形象, 紀念婁子匡先生百歲冥誕之民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, 台北: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、成大研究總中心台灣文化研究中心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5 |
楊貴妃形故事及其形象的再探討, 唐宋元明學術研討會, 臺北:臺灣大學中文系、成功大學中文系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5 |
現代詩中家國意識的轉變──以一九八七年以後臺灣詩人的「返鄉詩」及相關作品為例, 中國文學歷史與思想中的觀念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, 臺北:臺灣大學文學院、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4 |
臺灣女詩人的童話論述, The Simmons International Chinese Poetry Conference, Boston: The Zora Neale Hurston Literary Center, Simmons College, 會議論文(SSCI) |
2003 |
臺灣梁祝說唱故事研究, 2003 年說唱藝術學術研討會, 臺北:國立藝術大學、國立傳統藝術中心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2 |
回娘家:節日習俗傳說與女性研究之一, 中華傳統文化與新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, 陝西:西北大學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2 |
哪吒信仰與女性神媒研究, 第一屆哪吒學術研討會, 臺南: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、中文系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2002 |
地球村與女人國――全球化與現代華文女性詩歌文化之發展, 「全球化下中華文化的發展」學術研討會, 香港:香港中文大學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1999 |
詩心‧佛心‧童心――論敻虹創作歷程及其美學風格, 兩岸女性詩歌學術研討會, 台北:中國詩歌藝術學會主辦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1999 |
橄欖色的孤獨――論周夢蝶的《孤獨國》, 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, 臺北:文建會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1998 |
遊戲開始了--陳義芝近作及其新變意義, 第一屆花蓮文學研討會, 花蓮:花蓮縣立文化中心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1998 |
臺灣現代童話作家的顛覆藝術, 臺灣現代童話創作(1949以來)學術研討會, 臺東:臺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1997 |
織女的信仰――形象與認同, 婦女與宗教小型研討會系列三, 臺北: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1996 |
美人計的敘事模式與性別政治──從西施故事談起, 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婦女學術研討會, 臺北:臺大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1996 |
論鄭愁予的山水詩――以其寫作歷程與美感觀照的分析為主, 語文•情性•義理――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研討會, 臺北:臺灣大學中文系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1996 |
關公傳說中的試驗母題與結構, 中國民間文學研討會論文集, 高雄: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1995 |
女性與智者──巧女故事的兩個介面, 婦女文學學術會議, 臺中:東海大學中文系, 會議論文(Others) |
1994 |
地理書與方志中的關公傳說──以其地形地物傳說為例, 第六屆中國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, 臺北:淡江大學中文系, 會議論文(Others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