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年開設課程
105學年度第二學期 |
||||
授課對象 |
課程名稱 |
授課教師 |
學分 |
必修/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文學史專題討論(下) |
張俐璇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語言概論(下) |
楊秀芳 |
1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文學理論與文學研究方法(下) |
鄭芳婷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日治時期臺灣通俗小說專題 |
黃美娥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當代台灣小說 |
劉亮雅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專題研究:文學批評與論文寫作方法 |
張文薰 |
1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東亞歷史小說專題研究 |
張文薰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文化社會理論與專題討論 |
蘇碩斌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專題研究:文學及文化研究 |
蘇碩斌 |
1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酷兒戲劇專題研究 |
鄭芳婷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現代詩社群與詩人專題 |
洪淑苓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番人之眼:從被看到我看(1945-) |
孫大川 |
3 |
選修 |
105學年度第一學期 |
||||
授課對象 |
課程名稱 |
授課教師 |
學分 |
必修/選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史料與研究文獻 |
黃美娥 張文薰 張俐璇 |
3 |
必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與文化專題研究 |
鄭芳婷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文學史專題討論(上) |
黃美娥 張文薰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文學理論與文學研究方法 |
蘇碩斌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語言概論 |
楊秀芳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戰後初期臺灣文學專題 |
黃美娥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日文學比較研究專題 |
張文薰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文學研究與寫作實踐一 |
蘇碩斌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專題研究:文學及文化研究 |
蘇碩斌 |
1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劇本與文化研究 |
鄭芳婷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戰後臺灣寫實主義小說專題 |
張俐璇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原住民族圖像與文學專題:東亞之眼 |
孫大川 |
3 |
選修 |
104學年度第二學期 |
||||
授課對象 |
課程名稱 |
授課教師 |
學分 |
必修/選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史料與研究文獻(下) |
蘇碩斌 張文薰 |
3 |
必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與文化專題研究(下) |
鄭芳婷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文學史專題討論(下) |
洪淑苓 梅家玲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文學理論與文學研究方法(下) |
蘇碩斌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語言概論(下) |
楊秀芳 |
2 |
必修 |
碩士班 |
高級英文(下) |
王沐嵐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專題研究:閩、臺文學關係與東亞研究專題 |
黃美娥 |
1 |
選修 |
碩士班 |
當代臺灣後殖民小說 |
劉亮雅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專題研究:文學批評與論文寫作方法 |
張文薰 |
1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日治時期長篇小說專題 |
張文薰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專題研究:文學及文化研究 |
蘇碩斌 |
1 |
選修 |
碩士班 |
主體性理論選讀 |
鄭芳婷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宋代與女性有關的文學 |
艾朗諾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專題研究:戰爭書寫與臺灣文學史 |
梅家玲 |
1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原住民族圖像與文學專題:帝國之眼 |
孫大川 |
3 |
選修 |
104學年度第一學期 |
||||
授課對象 |
課程名稱 |
授課教師 |
學分 |
必修/選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史料與研究文獻 |
黃美娥 張文薰 |
3 |
必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與文化專題研究 |
蘇碩斌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文學史專題討論(上) |
黃美娥 張文薰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文學理論與文學研究方法(上) |
蘇碩斌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語言概論(上) |
楊秀芳 |
2 |
必修 |
碩士班 |
高級英文(上) |
翁家傑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閩臺文學與文化關係專題 |
黃美娥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文學與東南亞華文文學 |
洪淑苓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日本「外地」與臺灣文學 |
張文薰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專題研究:文學及文化研究 |
蘇碩斌 |
1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明清江南文學面面觀 |
大木康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明清文學與日本文學 |
大木康 |
2 |
選修 |
103學年度第二學期 |
||||
授課對象 |
課程名稱 |
授課教師 |
學分 |
必/選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史料與研究文獻(下) |
梅家玲 柯慶明 洪淑苓 |
3 |
必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與文化專題研究(下) |
張文薰 |
3 |
必修 |
博士班 |
文學社會學專題討論 |
蘇碩斌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文學史專題討論(下) |
洪淑苓 梅家玲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文學理論與文學研究方法(下) |
柯慶明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高級英文(下) |
王沐嵐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戰後初期臺灣文學專題 |
黃美娥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專題研究:戰爭書寫與臺灣文學史 |
梅家玲 |
1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民俗傳統與新創研究 |
洪淑苓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專題研究:臺灣民俗學的發展與變遷 |
洪淑苓 |
1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專題研究:文學批評與論文寫作方法 |
張文薰 |
1 |
選修 |
碩士班 |
都市與性別研究專題 |
張文薰 廖勇超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文化社會理論與專題討論 |
蘇碩斌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現代詩專題討論 |
柯慶明 |
2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 |
王德威 |
2 |
選修 |
103學年度第一學期 |
||||
授課對象 |
課程名稱 |
授課教師 |
學分 |
必/選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史料與研究文獻(上) |
黃美娥 |
3 |
必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與文化專題研究(下) |
梅家玲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文學史專題討論(上) |
黃美娥 張文薰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文學理論與文學研究方法(上) |
柯慶明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高級英文(上) |
王沐嵐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日治時期臺灣通俗小說專題 |
黃美娥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文學與戰爭論述專題 |
梅家玲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飲食文學與文化專題 |
洪淑苓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專題研究:臺灣民俗學的發展與變遷 |
洪淑苓 |
1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現代主義小說專題討論 |
柯慶明 |
2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文學研究與寫作實踐二 |
蘇碩斌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專題研究:文學及文化研究 |
蘇碩斌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專題研究:觀光時代的旅行文學 |
蘇碩斌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明清時期章回小說小說選讀:問題與方法 |
商偉 |
2 |
選修 |
102學年度第二學期 |
||||
授課對象 |
課程名稱 |
授課教師 |
學分 |
必/選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史料與研究文獻(下) |
蘇碩斌 柯慶明 |
3 |
必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與文化專題研究(下) |
黃美娥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文學史專題討論(下) |
洪淑苓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文學理論與文學研究方法(下) |
柯慶明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語言概論(下) |
楊秀芳 |
2 |
必修 |
碩士班 |
高級英文(下) |
王沐嵐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殖民時期臺日漢文關係專題 |
黃美娥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專題研究:日治時期臺灣社會考察及其相關書 |
黃美娥 |
1 |
選修 |
碩士班 |
現代詩社群與詩人專題 |
洪淑苓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都市與性別研究專題 |
張文薰 廖勇超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專題研究:文學批評與論文寫作方法 |
張文薰 |
1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文學研究與寫作實踐一 |
蘇碩斌 張文薰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文化社會理論與專題討論 |
蘇碩斌 |
3 |
選修 |
102學年度第一學期 |
||||
授課對象 |
課程名稱 |
授課教師 |
學分 |
必/選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史料與研究文獻(上) |
黃美娥 張文薰 |
3 |
必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與文化專題研究(上) |
蘇碩斌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文學史專題討論(上) |
黃美娥 張文薰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文學理論與文學研究方法(上) |
柯慶明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語言概論(上) |
楊秀芳 |
2 |
必修 |
碩士班 |
高級英文(上) |
王沐嵐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戰後初期臺灣文學專題 |
黃美娥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飲食文學與文化專題 |
洪淑苓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專題研究:台灣民俗學的發展與變遷 |
洪淑苓 |
1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日本「外地」與台灣文學 |
張文薰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原住民漢語文學專題 |
孫大川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中文文學的世界:中國台灣華人族群 |
山口守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日語文學選讀 |
山口守 |
2 |
選修 |
101學年度第二學期 |
||||
授課對象 |
課程名稱 |
授課教師 |
學分 |
必/選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史料與研究文獻(下) |
洪淑苓 柯慶明 梅家玲 |
3 |
必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與文化專題研究(下) |
張文薰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文學史專題討論(下) |
洪淑苓 梅家玲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文學理論與文學研究方法(下) |
柯慶明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語言概論(下) |
楊秀芳 |
2 |
必修 |
碩士班 |
高級英文(下) |
王沐嵐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民間文學研討 |
洪淑苓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都市與性別研究專題 |
張文薰 廖勇超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文化社會理論與專題討論 |
蘇碩斌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中國的詩學 |
川合康三 |
2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日本近代文學選讀 |
川合康三 |
2 |
選修 |
101學年度第一學期 |
||||
授課對象 |
課程名稱 |
授課教師 |
學分 |
必/選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史料與研究文獻(上) |
黃美娥 張文薰 蘇碩斌 |
3 |
必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與文化專題研究(上) |
洪淑苓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文學史專題討論(上) |
黃美娥 張文薰 蘇碩斌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文學理論與文學研究方法(上) |
柯慶明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高級英文(上) |
翁家傑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閩臺文學與文化關係專題 |
黃美娥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本字研究 |
楊秀芳 |
2 |
選修 |
碩士班 |
現代詩社群與詩人專題 |
洪淑苓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文化社會理論與專題討論 |
蘇碩斌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|
柯慶明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世界文學中的中國古典文學 |
川合康三 |
2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日本近代文學細讀 |
川合康三 |
2 |
選修 |
100學年度第二學期 |
||||
授課對象 |
課程名稱 |
授課教師 |
學分 |
必/選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史料與研究文獻下 |
柯慶明 郭玉雯 |
3 |
必修 |
博士班 |
專題研究下 |
黃美娥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文學史專題討論下 |
洪淑苓 郭玉雯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語言概論下 |
楊秀芳 |
2 |
必修 |
碩士班 |
高級英文下 |
翁家傑 |
2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文學理論與文學研究方法下 |
柯慶明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飲食文學與文化專題 |
洪淑苓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日治時期臺灣通俗小說專題 |
黃美娥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城市空間與現代文學專題 |
張文薰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日比較文學專題 |
藤井省三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現代日本文學與魯迅 |
藤井省三 |
3 |
選修 |
100學年度第一學期 |
||||
授課對象 |
課程名稱 |
授課教師 |
學分 |
必/選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史料與研究文獻上 |
洪淑苓 張文薰 黃美娥 |
3 |
必修 |
博士班 |
專題研究上 |
梅家玲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文學史專題討論上 |
張文薰 黃美娥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語言概論上 |
楊秀芳 |
2 |
必修 |
碩士班 |
高級英文上 |
翁家傑 |
2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文學理論與文學研究方法上 |
柯慶明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民間文學研討 |
洪淑苓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文學與戰爭論述專題 |
梅家玲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殖民時期臺日漢文關係專題 |
黃美娥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比較後殖民理論 |
史書美 |
3 |
選修 |
99學年度第二學期 |
||||
授課對象 |
課程名稱 |
授課教師 |
學分 |
必/選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史料與研究文獻(下) |
梅家玲 柯慶明 郭玉雯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語言概論(下) |
楊秀芳 |
2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文學史專題討論(下) |
梅家玲 郭玉雯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文學理論與文學研究方法(下) |
柯慶明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高級英文(下) |
翁家傑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戰後初期台灣文學專題 |
黃美娥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語言調查與分析 |
楊秀芳 |
2 |
選修 |
碩士班 |
飲食文學與文化專題 |
洪淑苓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日文學比較專題 |
張文薰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張愛玲小說研究 |
郭玉雯 |
3 |
選修 |
99學年度第一學期 |
||||
授課對象 |
課程名稱 |
授課教師 |
學分 |
必/選修 |
博士班 |
臺灣文學史料與研究文獻(上) |
洪淑苓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語言概論(上) |
楊秀芳 |
2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文學史專題討論(上) |
洪淑苓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文學史料與研究文獻(上) |
洪淑苓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文學理論與文學研究方法(上) |
柯慶明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高級英文(上) |
蕭立君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古典文學史專題 |
黃美娥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民間文學研討 |
洪淑苓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日文學比較專題 |
張文薰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日文文獻選讀 |
岡田英樹 |
2 |
選修 |
碩士班 |
在『滿州國』的中國文學 |
岡田英樹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文學與繪畫 |
李渝 |
2 |
選修 |
98學年度第二學期 |
||||
授課對象 |
課程名稱 |
授課教師 |
學分 |
必/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語言概論(下) |
楊秀芳 |
2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文學史專題討論(下) |
郭玉雯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高級英文(下) |
賀安莉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日治時期臺灣通俗小說專題 |
黃美娥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飲食文學與文化專題 |
洪淑苓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日本「外地」與臺灣文學 |
張文薰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現代文化理論與批評 |
李歐梵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東亞女性文學與性別論述 |
白水紀子 |
3 |
選修 |
98學年度第一學期 |
||||
授課對象 |
課程名稱 |
授課教師 |
學分 |
必/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語言概論(上) |
楊秀芳 |
2 |
必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文學史專題討論(上) |
郭玉雯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高級英文(下) |
梁欣榮 |
3 |
必修 |
碩士班 |
現代性與日治臺灣文學 |
黃美娥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漢語方言研究 |
楊秀芳 |
2 |
選修 |
碩士班 |
閩南文獻選讀 |
楊秀芳 |
2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文學研究專題(一) |
梅家玲 |
2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民間文學研討 |
洪淑苓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日治時期與臺灣新文學研究方法 |
張文薰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文學翻譯與文化翻譯 |
葉維廉 |
3 |
選修 |
碩士班 |
臺灣電影與文化研究 |
紀一新 |
3 |
選修 |
備註:因網頁版面限制,其他學年度課程歡迎參考本校課程網:https://nol.ntu.edu.tw/nol/guest/index.php